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

走過那些養育我的土地 5.22


從台灣的東南角,走到台灣的西南角,再到台灣最西邊的風頭水尾的雲林口湖,
每一塊土地,都曾經養育我,自幼成長的彰化、大學時期的台南、研究所的新竹、
當兵的台東、工作的台北,找回自己的印度、回到土地的雲林,以及這次的旭海。

當然,每塊土地給予我的都不同,環境風景和我遇到的人、在那邊做的事情,
最認真記錄的應該屬於印度、旭海與雲林,也給我最深度的刻劃。

只是我在想,從那塊有豐富生態+無敵海景+原民文化的旭海,
轉到我熟悉的雲林,一望無際的平原與魚塭、破敗的房子與農村風景,
到底,台灣這塊狹小的土地上,怎麼能夠容納那麼深厚的多樣性。

(高雄。旗山) 

滿州民謠、原民古調、幾百年的原民歷史故事、日升月升、喝酒、吃檳榔、自然資源豐富

魚塭、溫室、鰻魚、文蛤、蚵仔、夕陽、破敗的農舍建築、更多的內鬥、人情味、喝茶


不同地區的觀光要如何推行,卻也因為這些元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操作手法,
只是,都得認清楚更多更多的自己,否則只是在拷貝其他地區。

手工皂、植物染、DIY每個社區都會,請了一大堆老師來教,問題是,
誰來做?如果沒有引起當地居民的興趣而進而自己去操作與專研,
是永遠沒辦法提昇社區的。

(雲林。台西)

說要提昇整個社區經濟、說要讓社區更好,問題是,
真的很多人是想這麼做嗎?還是那只是你們幾個人的自私想法?

或許,其實有更多的人不想改變,也懶得改變,
許多時候,大家只是觀望,等到出了名有錢賺,
大家都來收割了。


回家的時候,問了我爸,
聽說我也算是客家人。

2014.5.22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